2019年「民族誌攝影展」入選作品2024/10/01(二)2019年「民族誌攝影展」入選作品2019年「民族誌攝影比賽」共入選五件作品,依筆畫排序如下:邱健維《位置》依著小米的時序,恪守著過去傳承下來的智慧與位置。kisatja(納貢)的最後一天,saljingusan家族祖靈屋內,家族的領袖、家臣與耆老。我們都在找尋位置,傳承下來的位置、得宜的位置與期待的位置,努力找到適合的位置,也讓自己適合這樣的位置盼望著有一天,家族裡的每一個成員,都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田野的我們,位置又在哪裡?新年快樂,masuvaqu張至善《The Dancer of Tufi Tapa & Tattoo Cultural Festival》陳柔安《社子島夜弄土地公的觀者》本件作品是在今年(2019)年初二月份時在社子島夜弄土地公活動時攝下。夜弄土地公是社子島長年的傳統,從三條巷弄內鋪好滿滿的鞭炮,一路從頭炸到尾,四處煙硝瀰漫,紅光螢焰,站在眾人後頭,忍不住拍下大家搶拍的手機海。當代的科技產物不斷更替,日常的展演更深受影響,這片手機海攝入當下性的影像,在網路上直播或是公開照片,又再製了當下的情境。萬自立《匠身》台灣古老的點工點料自營手工工匠,是逐水草而居的自由技藝者,是台灣早期營建業與裝潢業的勞動主力,再優雅豪奢的屋社宅邸,也是 自他們手上誕生。如今,隨著工匠手工技術的佚失,以及對於嶄新科技的崇拜,他們像是不再被人所辨識的舊神,成為承擔整個社會同情與失落眼光的「工人」。羅文君《我以前的辦公室》這是我們爬進森林後見著的第一處大型人造物-新竹煤礦鳥嘴礦坑辦公室。登上二樓,鄒先生逕自走入樓梯左側屋頂破損的小隔間,對著及腰的雜樹野草比劃著:「我以前的辦公桌在這。」我正注視著他用雙手畫出來的方形殘影,惜話的鄒先生早已轉身向建築物外移動,要帶著我繼續往礦坑處爬。(2015年5月9日,與鄒先生探訪廢棄礦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