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2018年會
2018年會網站
重要時程
線上投稿摘要時間:2018年5月1日至5月31日
公告錄取日期:2018年6月30日前
早鳥註冊/報名日期:2018年6月1日至7月20日
部落學習之旅報名日期:2018年7月20日前
團體火車票:在2018年7月20日前完成報名者,學會可代為訂購團體票
線上報名日期:2018年7月21日至9月15日
上傳全文截止日期:2018年10月1日
會議日期:2018年10月6、7日
會議主題:超越與復返(Transcendence and Return)
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計畫將於2018年10月6-7日(週六、日)在國立台東大學舉辦2018年會。今年年會以「超越與復返」(Transcendence and Return)主題舉辦研討會,誠摯歡迎人類學師生共組panel或論壇(round table)。為使學會能夠永續經營,依學會現行規定,年會研討會所有參與者,包括發表人、panel籌組人、主持人與評論人,皆須註冊及繳費方能入場,故請各位同仁務必諒解。為了提升研討會的學術品質,本年會規定每個panel必須邀請評論人。
自2008年至2017年,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年會歷經十年歷史。在這十年間,年會的主題包含2008年〈人類學的挑戰與跨越〉、2009年〈艱困時局下的人類學〉、2010年〈人類學視界@臺灣〉、2011年〈民族、民主、民生:人類學的場域〉、2012年〈區域研究@臺灣人類學〉、2013年〈田野就在你身邊〉、2014年〈當代人類(學)處境〉、2015年〈多重地景的人類學〉、2016年〈人類學與族群研究〉、2017年〈域外/境內 異己/我族 他方/自身:人類學的內外研究場域〉。這十年年會的主題展現在這期間台灣人類學界如何從理論探討、民族誌研究、或人類學實踐與應用等不同研究取徑,反思與回應台灣與亞太地區或全球性的重要政治、經濟、族群、文化與生態環境等議題的努力。
今年年會的主題「超越與復返」主要從當代人類學者如何回應當前社會與文化之變局、困境與革新的研究經驗出發,探討現代生活的意義、評估當下處境、與追求更好生活可能性等重要議題時,其在研究方法上、在理論思辨上、在應用實踐上、以及人類學學科的發展上的利基與侷限,以及傳承與創新。在研究方法方面,便捷的交通、網際網路、城鄉差距縮短、與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人類學「田野」之意涵已更具多樣性,人們在往返現實與虛擬空間中串連與互動,產生多樣且新穎的溝通模式,衍生超越地域、國族或族群邊界的社群。然而另一方面,在全球化與面對自然變遷的挑戰下,強調異質性且具有特色的在地文化與在地社群,以及從原住民知識與在地知識的研究中尋找有效地自然資源管理與面對環境變遷的可能性,則是另一項重新形塑田野邊界的反向運動。在人類學的理論發展上,新的時局需要新的理論視野,然而當代 社會是新舊問題並陳,資本主義、殖民主義、種族主義、性別不平等、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所產生的各種問題並沒有被消解,甚至變本加厲或改頭換面,以此在人類學學術歷史上的各種理論至今仍然是打開人類行為與釐清複雜社會與文化現象的鑰匙。在人類學的應用上,當代人類學相當重視學術研究的社會貢獻,許多人類學者關心如何將理論、民族誌研究與文化實踐三方做有效且具有新意的結合,在獨特的文化、社會與歷史脈絡下,與報導人合作或進行跨學科整合研究,多方合作以形成各種解決問題的策略、尋找或倡議未來更「好」生活的可能性方案,讓具有實踐意涵的人類學研究成為濃縮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時空膠囊。在此脈絡下,今年年會歡迎各界共同思考以下議題:
地理的超越與復返
認同的超越與復返
國族的超越與復返
島嶼的超越與復返
歷史的超越與復返
實踐的超越與復返
理論的超越與復返
今年年會將首次移師台東,與國立台東大學南島文化中心、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共同合辦。為了讓各位能夠更了解台東、體會台東人的美與苦,今年年會將與台東的原住民部落在10月5日(星期五)共同舉辦部落學習小旅行;台東生活美學館也將在兩天會議期間舉辦一系列台東「地方學」圓桌論壇。與往年一樣,除了panel研討會外,本次年會也將與科技部人文司人類學與族群研究學門合作,並辦理年輕人類學者學術生涯發展論壇。最後,本次年會也鼓勵各界籌組論壇,讓一年一度的台灣人類學盛會的內容更為豐富多元。故請大家多多鼓勵人類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相關學科領域人士共襄盛舉。
邀請講者(keynote speaker):Syaman Rapongan(夏曼.藍波安)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 博士生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碩士
達悟族作家
得獎:吳三連文學獎 (2017)、吳濁流文學獎 (1999)
作品:
《安洛米恩之死》(2015)
《大海浮夢》(2014)
《天空的眼睛》(2012)
《八代灣的神話》(2011[1992])
《冷海情深》(2010[1997])
《老海人》(2009)
《航海家的臉》(2007)
《海浪的記憶》(2002)
《黑色的翅膀》(1999)
徵稿類型
自行籌組之panel
3-5篇,籌組人需簡要說明主題,並附上各篇論文之摘要(各300-500字),以及邀請至少一名評論人。
論壇(round table)
人數:4-6人
一篇300-500字論壇摘要說明討論主題。
單篇論文
300-500字摘要說明。
海報論文
300-500字摘要說明。主辦單位提供A0尺寸看板(88cm x 120cm)供製作論文內容,以具有互動性論文海報優先(可提供20個海報論文看板)。
投稿提醒
1. 所有論文報告人在年會開始前,請先於網路報名並繳費註冊。
2. 請投稿者遵循投稿規定,並於時程內繳交摘要與全文,感謝大家配合!
5/1-5/31
各投稿類別上傳摘要,投稿網址:https://www.tsae-2018.org/submission
10/1
上傳全文。
註冊繳費
【年會早鳥優惠】
早鳥優惠日期:6月1日至7月20日
會員早鳥報名:一般800元 / 學生400元(會員含2018年會費)
非會員早鳥報名 :一般700元 / 學生300元
【年會參加費用】
一般報名日期:7月21日至9月15日
會員報名:一般1000元 / 學生500元(會員含2018年會費)
非會員報名:一般800元 / 學生400元
說明
主持人、發表人、評論人、參與討論者須為學會會員,或繳交當年年會註冊費。
早鳥優惠報名期間,開放限量代訂團體火車票名額,請務必確認您能遵守團體火車票相關規定,再行訂購。
報名部落學習小旅行者、相關費用請在7月20日前繳交
6/1 開放線上註冊報名、繳費、訂購團體火車票、報名部落小旅行
部落學習小旅行內容詳見:https://www.tsae-2018.org/trip
籌辦單位
主辦單位
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
合辦單位
國立臺東大學南島文化中心、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
協辦單位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國立臺東大學文學院、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指導單位
文化部、客家委員會、原住民族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