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2021年會
2021年會: 線上會議連結已公佈
2021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Taiwan Society for Anthropology and Ethnology: Online meeting link has been released
各會議室密碼會透過電子郵件發送到與會者的信箱中
The password of each meeting room will be sent to the participants' e-mail.
2021年會:基進的希望s?
2021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Taiwan Society for Anthropology and Ethnology: Radical Hopes?
時間(Date):2021年9月25-26日(週六、日)
地點(Vanue):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5/11更新:摘要截稿日 期延長至5月31日(一)
年會相關資訊將陸續公佈,另因疫情關係,若有任何變動,請以學會網站最新資訊為準。
線上註冊報名、繳費(5/20-9/6)
https://www.accupass.com/go/tsae-2021
重要時程(Time Schedule)
論文摘要投稿: 4月15日(四)
摘要截稿日期: 延長至5月31日(一)
大會回覆日期: 6月30日(三)
早鳥報名日期: 5月20日至7月12日
一般報名日期: 7月13日至9月6日
民族誌攝影作品截稿日: 7月31日(六)
上傳全文截止日期: 9月13日
會議日期: 9月25、26日
會議主題(Main theme of the conference):
基進的希望s?(Radical Hopes?)
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將於2021年9月25-26日(週六、日)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舉辦2021年會。本次年會以「基進的希望s?」(Radical Hopes?)為主題,誠摯希望在人類學及相關領域耕耘的學者專家與師生共組場次(panel)或論壇(round table)參與本年度會議。為了提升研討會的學術品質,本年會規定每個panel必須邀請評論人。
2020到2021這一年多來,世界每一個角落幾乎都無法避免地捲入了Covid-19的影響裡,從生活裡的微小細節,到人際往來的互動、邊界與距離的重新定義,許許多多的「非常態」與「非日常」,透過一種既切身又集體共感的氛圍與符號語言,構築了我們對生活當下與未來的新視野,也逐漸形成身體與心理感知的新日常。除了肺炎疫情的影響,許多社會 也面臨著政治、經濟、文化與環境的變革與衝擊,不論是印度農民的抗爭、緬甸人群對民主改革的祈求,抑或是香港日益被壓制的言論空間,以及劇烈氣候現象帶來的生存挑戰。我們在這些變動中,學著感受微小細節裡的新規律,學著習慣生活世界與秩序崩解後的日常節奏,學著理解改變與未來的意義,也試圖在停頓與等待間,與焦慮、不確定與疲倦共處。
本次年會的主題為「基進的希望s?」(Radical Hopes?),將聚焦於七大子題:「疲倦、焦慮與基進的希望」、「等待、異常與新日常」、「疾病與文化」、「災難、遷徙與重建」、「宗教與環境」、「台灣的(新)族群關係」與「人類學的當下與未來」。我們希望邀請大家一起來思考,當生活的慣常被打破,當反抗逐漸成為絕望,看似停滯與混沌的當下,是否反而成為新可能發生的起點,所有對未來的想像變成了一種可以真的改變未來的希望,成為立足當下最重要的力量?當「封鎖」(lockdown)、「社會距離」、「在家工作」與生活習慣的改變成為新日常,人們如何面對新的生活規律、移動規範與人際互動方式?當許多人群與社會持續在微小的縫隙裡掙扎著抵抗權威政權專斷、蠻橫的作為以及生活裡無孔不入的馴化與控制,焦慮、絕望與疲倦,如何轉化為起身奮力一搏的動力?停滯與等待的狀態如何成為希望與改變發生的起點?而在這個變動、迷惘又焦慮的時代裡,人類學又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在疫情持續影響的「新日常」裡,人類學者將如何進行田野研究?
以下為本次年會的核心子題:
- 疲倦、焦慮與基進的希望(Tiredness, Anxiety and Radical Hopes)
- 等待、異常與新日常(Waiting, Abnormal and the ‘New Normal’)
- 疾病與文化(Health, Culture and Disease)
- 災難、遷徙與重建(Disasters, Displacement and Resettlement)
- 宗教與環境(Religion and Environment)
- 臺灣的(新)族群關係((New) Ethnic Relations in Taiwan)
- 人類學的當下與未來(The Present and Future of Anthropology)
徵稿類型(Categories)
自行籌組之panel
至少3篇,籌組人需簡要說明主題,並附上各篇論文之300-500字摘要、3-5個關鍵字,以及邀請至少一名評論人。
論壇(round table)
人數:至少4人
一篇300-500字論壇摘要說明討論主題,3-5個關鍵字。
單篇論文
300-500字的論文摘要,3-5個關鍵字。每人限投一件。
民族誌攝影展、「疫情日記:異視/世界與新日常」攝影作品投稿
- 一人一個主題以一張照片為限,主題有二(可擇一或投稿兩個主題):「與人類學田野相關之各領域照片」及「疫情日記:異視/世界與新日常」。
- 作品請附上中英文之姓名、標題、內容說明(中/英文150字內)。
- 相片規格請至少在2100*1400(約300萬)畫素以上,大小10mb內。
「疫情日記:異視/世界與新日常」短影片投稿
- 影片規格:影音格式為avi、mov、mp4、mpeg4;
- 作品請附上中英文之姓名、標題、內容說明(中/英文150字內)。
- 解析度需1280*720以上,長度在2分鐘內。
- 請先上傳至您的Google雲端或Youtube後(可設定為非公開),將連結複製貼在下方投稿作品中。每人限投一件。
投稿提醒
1. 所有論文報告人在年會開始前,請先於網路報名並繳費註冊。
2. 徵稿及評選辦法若有修定事宜,將隨時於本頁面及學會臉書公告,敬請 留意。
3. 請投稿者遵循投稿規定,並於時程內繳交摘要與全文,感謝大家配合!
4/15-5/31 各投稿類別上傳摘要
🔸PANEL
https://forms.gle/HHKLSX4P2ao4tCjy5
🔸論壇
https://forms.gle/aLGdvFq8zMNpJe159
🔸單篇論文
https://forms.gle/zfaCXqe1WcDSAN6BA
🔸民族誌攝影作品(含「疫情日記:2020異視/世界」攝影作品)
https://forms.gle/RiB8ABXiw8Kdh5pG9
🔸「疫情日記:2020異視/世界」短影片
https://forms.gle/XiedhFd3X8nT515d9
7/31 民族誌攝影作品、「疫情日記:異視/世界與新日常」攝影/短影片投件截止
9/13 上傳全文
稿件評選
鑒於逐年增加的投稿量,今年籌備小組進行評選時根據以下時程要求,俾使年會場次順利安排,評論人也能有充足時間閱讀。
1. 2021年5月31日前繳交論文摘要(摘要300-500字、3~5個關鍵字)。
2. 每人限發表一篇論文,參與者可以兼任主持引言、評論,原則以一次為限。
3. 2021年7月31日前上傳民族誌攝影作品、9月13日上傳全文
4. 民族誌攝影展照片評選辦法:
(1) 投稿照片將於年會期間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展出,並開放與會者投票。投稿參加者可將您的照片帶回留念。
(2) 邀請專家進行評分、並由現場與會者進行投票。專家評分佔30%,投票佔70%。
(3) 總分最高前5名者,將可免繳明年會員會費;並在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網站刊登您的大作。
註冊繳費
【年會早鳥優惠】
早鳥優惠日期:5月20日至7月12日
會員早鳥報名:一般800元 / 學生400元(會員含2021年會費)
非會員早鳥報名 :一般700元 / 學生300元
【年會參加費用】
一般報名日期:7月13日至9月6日
會員報名:一般1000元 / 學生500元(會員含2021年會費)
非會員報名:一般800元 / 學生400元
說明
主持人、發表人、評論人、參與討論者須為學會會員,或繳交當年年會註冊費。
主辦單位(Host Organizers)
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
合辦單位(Co-organizers)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財團法人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
指導單位(Advisors)
文化部、客家委員會、原住民族委員會